小石头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学堂,只是点点头,乖巧懂事地扬起头,笑盈盈地对着张希悦说道:“大丫姐姐,咱帮你看小黄吧。”
张希悦不加思索地同意,小石头立马去呼朋唤友,村里的小孩子们,都纷纷跑了过来。围着小鸭子们乱转,张希悦这才反应过来:“孩子们,别吓到小鸭子啊。”
小朋友们果然很听话的不再围着小鸭子哇哇叫,都一哄而散地去围山羊了。
古往今来,最快乐的果然是孩子,童真而率性。他们可能都忘记了,前段时间,整个张家村好多人连可以裹腹的食物都还没有。
第二天凌晨四点,张希悦就起床与阿大,阿二两人开始做豆腐。
六点天就大亮,吃了早饭,张希悦迟迟没有等到小溪村的人,她有点急了。
这小溪村的人不会不来了吧?
没多久,就有几个背着背篓,挑着胆子的陌生人来到张家小院,张希悦接过钱,随后安慰道:“你们可以把豆腐去村里卖,可以走街串巷卖,诏安城,青山镇都可以。卖不完的,都退回来也可以哦。”
张希悦又讲了一些做饭,以及销售技巧等等,四个人一人带走了二十块豆腐,便消失在张家村。
还剩二十块豆腐,张希悦把这些豆腐,分别送给了村里的几位老人,这豆腐很适合老人们的牙口。
自己也留下一块,准备晚上做来吃。
做豆腐的方法,张希悦已经交给阿大阿二,每天做个一两百块豆腐就行了。想做多一点,也没有豆腐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。
张希悦开始做一个长期训练表,身体素质提高计划。
跳高,攀爬,格斗,负重跑,等等一系列军事化训练,还有营养餐的表格,为了让专门做营养餐的左婶快上手,张希悦画的全部是图案,一个字也没有。
日子恬静而美好的度过,除了阿大他们。
一天训练下来,杨阿大到白十三总共十三个人都是苦不堪言。
木棚里时不时传出讨论的声音。
“大哥,站军姿好累呀。”阿七是一个眼睛贼大的男孩子,至从来到张家,天天跟着四少爷屁股后面,吃得饱,睡得好。四少爷去了学堂之后,他们的日子就变得不好了,天天各种不一样的训练。
晚上还要学习那些东倒西歪的字,还有一些数字等等,整个脑袋都是晕的。
他从来没想到大小姐可以背着那么重的包,还能一下子跑一个时辰都不累的。
每次看到大小姐一拳一拳打在木桩上,看着都手疼。
但大小姐却像没事人一样,叫他们也去打那木头桩子,眼泪都快疼出来了。
阿大没有回答阿七的话,而是闭着双眼,不知道在想什么。
阿二却幽幽地说了一句:“阿七,早点睡,明日该你与小八做豆腐了。”
日子很平静,张希诚两人也放了三天假,张希悦穿了一身男装,束了一个马尾,胸部还没育完全的她,一马平川。打眼望去,还真像英姿飒爽的男子。
带着陈金,坐上马车去了诏安城。
张希悦这次是坐着马车直接来到北市,这也是她第一次来东市,东市的正前方便是皇宫,她抬眼遥望,正午大门正紧紧关闭着。
阴红的大门,至少二十米左右的高度,门上镶嵌着两块金色狮子头门把,她不知道那金色会不会是黄金。
门前分别坐落着两只巨大的石狮子,雕刻手艺精湛,就连狮子身上的毛都带着生命一般,栩栩如生。
狮子前面便站着两排士兵,炎热的夏季,还带着盔甲,也不知道热不热。
张希悦看着这些士兵,虽然站得笔直,但一点精气神儿都没有,没有灵魂。
队伍七歪八斜,对于张希悦这种职业军人来说,这些人真的太拉垮了。
大门旁边还有个小拱门,小门外站着一些小厮男仆,比较人性化的是,旁边有两颗树,刚好可以给这些仆人遮遮阳光。
张希悦理了理衣衫,等待陈金停好马车。
两人在东市游走着,天气炎热,导致大街上的人并不多,可有些戏院,茶铺内却是人声鼎沸。果然,不管什么时代,还是城里人会玩,大白天还能听曲儿逛楼子。
张希悦是去过青山镇,也去过诏安城的北市,西市,南市,都没有楼房。这让她一度以为在遍地强豪的东市才会有二层建筑,结果是让她想多了。
就连富庶如东市,还是没有楼房。最多就是房子修得高一点。
张希悦抬步走进一家比较安静的戏院,说得好听是安静,说得不好听便是没生意。
小二见到张希悦与陈金,立马跑过来:“这位公子,请问你是要单独房间还是普通位置?”
张希悦皱眉,包间在一楼,普通位置也在一楼,坐哪里不是一样吗?
喜欢农门女将:带弟妹颠覆皇朝做女帝请大家收藏:dududu农门女将:带弟妹颠覆皇朝做女帝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。